首页

鹿鸣夫妻主

时间:2025-05-29 05:32:00 作者:得物国补持续开放,广东江苏湖北用户最高可享2000元补贴 浏览量:43838

  近日,得物平台继续加大数码、家电行业“国家补贴,以旧换新”力度。继浙江、上海后,目前广东、江苏、湖北、山东(限3c数码行业)地区的得物用户,购买单件6000元以下的手机、平板、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,也可享受15%(最高不超过500元)的立减补贴,购买单件12类家电产品及电脑,也可享受15%-20%(最高不超过2000元)的立减补贴。后续,得物全国其他省份的优惠补贴将进一步开放。

得物升级国补专区,湖北广东江苏山东用户可享

  据悉,得物国补率先开放浙江、上海地区后,以经济实惠的价格、简单灵活的领取方式受到了不少用户好评,许多未开放区域的用户,纷纷进线垂询所在区域的开放时间。为了让更多用户享受国补政策,得物紧急上线了湖北、广东、江苏、山东省份的开放计划,并开放了客服窗口,让用户找到国补入口更轻松,立即咨询得物官方客服,即刻获取得物国补最新信息。

  国补叠加新人折扣,双重优惠价格更低

  为了让消费者享受更低的价格,在现有国补优惠的基础上,符合条件的用户还能继续享受新人折扣等原有福利,让消费者轻松入手高性价比的数码、家电产品。2024年在其他平台已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个人消费者,2025年在得物购买同类产品,可继续按国补价格享受补贴。比如,Apple Watch Series10智能手表,得物国补后最低可至1995元;方太 FOTILE台嵌两用燃气灶,得物国补后最低可至1672元(以平台最终实际显示价格为准)

  全新正品上门激活,售前无损售后无忧

  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,得物平台通过把控商家资质、对3C商品唯一码做技术校验,确保发出的每一件均为全新正品,让消费者放心购买。针对国补产品要求用户本人签收且当场激活特殊需求,用户通过得物国补项目购买的手机、平板电脑、电子手表、电子手环等3c数码产品,得物将全面与顺丰快递合作,将蓝箱子送至每一个用户手中,并由专属快递小哥为用户开启免费上门激活服务,免除用户的后顾之忧。

  得物国补项目负责人表示:“本次国补项目我们联合了150多个品牌开展国补行动,包括联想、美的、三星、海尔、惠普、苏泊尔、海信、九阳、松下等国内外一线大牌,首波上海、浙江地区上线,调动了全平台商家的参与积极性,有效保证了货源的稳定和充足,后续湖北、广东、江苏、山东等地区的开放,将继续完善3c数码行业24H发货时效保障,全方位满足消费者的现货需求。”

  更新政府补贴专区,补贴领取简单更轻松

得物搜索“国家补贴”直达国补福利专区

  此外,得物还在 APP内更新了“政府补贴专区”,为国补商品增加“政府补贴”专项标识,让消费者快速识别并享受补贴。下载最新版得物APP,搜索“国家补贴”、“以旧换新”、“政府补贴”,即可直达国补福利专区,快速找到心仪商品,轻松领取国补优惠完成下单。

  近期,为方便更多省份用户领取国家补贴,搜索“手机”“平板”“电脑”“冰箱”“洗衣机”等国补类目商品关键词,点击“政府补贴”,可快速筛选出补贴商品,平台将自动为未领取的用户匹配国补资质,点击“立即领取”,无需跳转即可一键领取。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清华医学博士校园内救人 “心肺复苏+AED”三分钟抢回一条命

此次青春版《八一起义》以省内青年演员组成演出班底,再次生动展现起义军队英勇无畏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,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。

本届广交会有哪些新气象、新亮点?商务部解读

河北是革命的土地、英雄的土地,也是驻军大省、兵员大省、退役军人大省。河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李龙表示,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,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、服务保障好、教育管理好、作用发挥好、权益维护好,着力提升服务保障效能,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、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,奋力谱写燕赵大地退役军人工作崭新篇章。

山西古建筑100问——日昇昌票号为什么是中国现代银行鼻祖?

今年10月18日,浙江建投发布公告称,沈德法因个人原因,申请辞去公司董事、董事长职务。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推举董事、总经理叶锦锋代为履行公司董事长、法定代表人职责。

扩大蓝色朋友圈!中国始终积极推进全球海洋治理进程

江西客商卫际有抓起一把说:“这边长出来的辣椒颜色鲜红,卖相很好,又辣又香,在江西和湖南很受欢迎,我在短短20几天已经发走30万斤了。”

台湾一潜艇官兵落海两月3人仍失踪 海军称非人为过失遭批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立足新发展阶段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进一步强化金融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,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节约集约、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,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、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形成有力支撑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